教学建设
作者:jiaowu学院新闻来源:教务实训处点击数:2620更新时间:2011-07-11
何谓“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它有两方面含义。首先是职业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也就是构成职业教育发展总体的诸要素之间保持均衡和一致,职业教育的内部结构能够有效支撑职业教育功能的实现。其次是职业教育外部协调发展。这又涉及到两点。其一,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类型在规模、结构、质量上保持平衡,促动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二,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需求之间保持平衡,职业教育系统能较好地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此项内容在去年被写入国家未来10年教育规划,在今年又成为职业教育工作的要点之一。
对于如何推动这项工作,战线已经有过长期的讨论。以下几个方面,或是解决问题的焦点。
一是管理协调。去年年末坊间即广泛传播的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的归宿问题,在今年2月11日有了明确答案,其职能、编制和人员一并划转到职成教司。这也就意味着,由教育部门主管的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然而,由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分别综合管理的职业学校与技工学校在管理上何时实现统筹,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现在看来,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省级,因为这一层面及市县层面统筹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所以,各地已经承担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成果就很值得期待。
二是结构协调。职业教育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在教育协调发展格局中至关重要。从类型结构上看,要使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职普比例保持在合适的程度。从层次结构上看,要统筹兼顾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对于后者,重点是做好衔接——生源衔接、课程衔接、教材衔接等,让学生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毕业后都“有书可读”。做到“有书可读”的关键,是早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无论是“职教-普教”这样的立交桥式,还是“中职-高职-技术本科-技术硕士-技术博士”这样的贯通式。
三是区域协调。尽管职业教育在近年来获得了大力发展,但是区域不平衡的状态仍然没有很大改观。教育部在近3年实施“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东西合作推进计划”无疑是应时之举。当下,要积极开展东西部中高等职业教育合作,以多方投入、合作办学、对口支援等方式,重点扶持农村、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扶持涉农、民族工艺等专业和薄弱学校发展。要积极推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增强职业教育支撑国家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